每年3月的第二个星期四为“世界肾脏日”,2025年3月13日正值第20个世界肾脏日,主题为“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这一国际性健康日旨在提升公众对慢性肾脏病(CKD)的认知,强调早期筛查和预防的重要性。
肾脏作为人体的“过滤器”,承担着清除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分泌激素等重要功能。然而,慢性肾脏病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据统计,我国成人CKD患病率高达8.2%,患者超8200万人,但诊断率仅为28.4%,约七成患者因未及时确诊而延误治疗。
而当世界肾脏日来临之际,医院门诊总会迎来一批特殊访客——他们举着体检报告焦急询问:"医生,我血肌酐怎么升高了?"这些平时几乎忘记肾脏存在的普通人,此刻突然意识到这两个拳头大小的器官有多重要。
一、身体里的超级净水工厂
想象一下,我们的肾脏就像24小时运转的智能净水器。每天有180升血液经过这里,相当于把全身血液过滤45次。它们不仅能精准筛除代谢废物,还能像智能管家般调节血压、激活造血功能、维持骨骼健康。更神奇的是,当某个肾单元受损时,其他单元会自动接替工作,这种"沉默的坚强"让肾脏疾病往往难以察觉。
二、被忽视的红色警报
32岁的程序员小李就是典型病例。长期熬夜加班、用饮料代替饮水、频繁憋尿的生活习惯,让他的肾脏在无声中受损。直到某天晨起发现眼皮浮肿、小便泛起细密泡沫,检查时肾功能已丧失40%。像他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达10.8%,但知晓率不足12%。
三、守护肾脏的黄金法则
预防肾脏疾病其实有章可循:每天保持2000毫升温水摄入,相当于4瓶常规矿泉水;将食盐控制在5克以内(约一啤酒瓶盖);每坐1小时就起身活动。特别要警惕"三高一胖"(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肥胖)这些潜伏的肾脏杀手,这类人群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尿常规检查。
在世界肾脏日这天,不妨给自己安排一次简单的晨尿观察:正常尿液应如淡茶般清透,若出现持续泡沫或颜色异常,就是肾脏发出的求救信号。记住,善待这两个默默工作的"清洁工",就是对生命最好的投资。毕竟,当我们真正读懂身体的无声语言时,健康才能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