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下午,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低空经济专委会(以下简称低空专委会)一行专家到访民航维修学院,双方聚焦低空经济背景下无人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进行交流。低空专委会常务副秘书长邹其,特聘专家、上海高而远智航公司董事长施建军,专委会副秘书长、CATA上海培训中心总经理陆林红,CHALPA副秘书长代颖丽等专家,以及学院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处长罗玉梅,航空器适航教研室主任高军,赵昂老师参加会议。

深化产教融合 构建育人新生态
罗玉梅首先对来访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各二级学院在专业设置优化和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实践。她指出,民航维修学院依托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举措,已形成无人机操控、维护、管理等环节的特色培养路径,并将低空经济产业需求深入融合到一线教学实践中。她同时介绍了学院在民航服务、运输、维修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可进一步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高军进一步向来访者介绍了民航维修学院无人机专业的建设成果。目前学院拥有涵盖中小型多旋翼操作的实训平台,具备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培训资质,并创新采用“1+X”证书制度与项目化教学模式,实现了毕业生的对口就业。高老师谈到低空经济与无人机行业的快速发展,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学院未来将在机型培训和人才培养上进一步拓展,力争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无人机专业人才。
协同创新 共拓产研合作空间
邹其向学院系统阐述了专委会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战略布局,包括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长三角企业共建的产业联盟资源,以及正在推进的“无人机操作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等。他向学院提出四项合作倡议:一是联合开发中小型多旋翼以及无人垂直起降直升机操控员培训的资质认定、飞行标准认定、训练大纲编写等内容;二是共建产学研基地,承接企业技术攻关与无人机驾驶员培训认证横向课题;三是探索无人机专业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四是申报无人机职业技能鉴定站点。
施建军结合高而远智航科技公司在物流无人机领域的实战经验,建议将企业真实项目(如城市低空物流路径规划、医疗资源定点转移等)与学院实践教学相联系,共同打造集飞手培训、旅游观光、物流运输、城际运营等多元化的无人机应用场景。
锚定产业风口 培育新质生产力
此次交流标志着我院在低空经济领域“政-行-企-校”协同机制的进一步推进。随着国家低空司的成立和《低空经济发展行动计划》的出台,无人机专业人才需求预计在未来三年将保持高速增长。韩国大尺度巜偷欢2作为民航局直属院校,此番与行业组织的深度合作,将为低空经济产业链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创新范本。
会议最后,罗玉梅再次强调了学院在对无人机专业的培养模式上的重视,致力于服务低空经济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希望未来能将无人机应用专业与行业发展,企业培训紧密联合起来,共同为低空经济无人机产业发展输送优质人才。
文/图:民航维修学院 赵昂